碣石村简介
碣石村来源
这个古老山村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传说。
碣石村原名“三岔村”。不知从哪朝代起,这里发生了历史变动。三岔村消失了。后来人们根据村周边的无数巨石,以“立石为碑,卧石为碣”之说,重新定名为碣石村。
传说在元末明初,当时3位朝廷命官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这3姓人家有县官、府官、知县和翰林,他们带着众多家眷人员,成群骡马牛羊,在三岔村扎营安家,开始挖井取水住了下来。
据说,在古时候,碣石村和现在相聚3公里的珠窝村原为一村,叫“珠窝碣石村”。村子以炼银出名,流传有“碣石的土,珠窝的沙,一两练出一钱八”的口头禅。珠窝的沙石虽洁白剔透,像一颗颗珍珠,含银量很高,但必须和碣石村的土结合才能炼出银子。在当地,家家户户都炼银,村民都很富有,女人们的手上、头上、身上、脚上都是有银饰的,甚至连骡马的脖子上都挂着银铃。
据定陵的一个碑文上记载,其大意是,明弘治年间至万历年间(公元1488P—1620年),碣石盛行炼银,村民富了,财大气粗,距离碣石村百里的涿州在每年举办庙会时要等碣石村的人上头炷香。有一年,碣石村的人去晚了,头炷香让张家庄和杜家庄的人抢了先。为此,碣石村的村民与张、杜两村的村民发生了争斗。
张家庄和杜家庄两村因有人在朝廷作小官,遂向朝廷奏了一本,说碣石村的民私造兵器图谋造反。皇上立刻派人查访。当差官来到碣石村的后山梁时,听见开矿放炮和打钢钎的声音,以为真的是在制造兵器。于是回奏道:“一到碣石梁,听到风箱响。白天炼白银,夜晚造刀枪,村内存兵器,图谋反朝纲。”皇上马上派人血洗了珠窝碣石村,将村民全部杀光了。现在,村里居住的人据说是从灵岳寺、爨底下、龙门口等地迁来的,已在碣石村繁衍生息了300 余年。
碣石村72眼水井
传说,碣石村原有72眼水井,现在只剩56眼,大多深3 米左右。在明代时,碣石村就已有水井几十眼,到清朝末期,水井的数量不断增加,最多时达到70多眼,至今许多水井还保持完好,并被村民使用着。
在这个小小的村子山上山下,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水井:有的已经干枯,有的却水量充沛。水井按时用途可分为3类:生活、农业生产和庙宇用水。
30多个供人蓄饮用的水井,分布在村子周围,水质纯正,清凉可口。因为矿物质含量全,能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村里长寿的村民很多。
另外,还有20多眼水井,分布在村外田地之中,建于明代和清代,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些水井有的现在还被村民用来灌溉土地。
剩下的井就是寺庙井了,如菩萨洞的“圣水泉”,白龙庙井,圣泉寺井等等。这些水井太多因年久失修而干枯了,但保存至今的也不少,同时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也被流传下来。
碣石村千年古槐
在碣石村中的路旁,有3棵粗壮的古槐树,年龄都在千年以上。站在最粗的那棵古槐树下,伸开两臂也只能抱到了树干的三分之一。树干用钢条箍着,透过裂开的缝隙,看到有烧过的痕迹。据说1987年,有人发现这棵树的树洞里着了火,全村人都来灭火。经过这场大火,古槐树不但没烧死,反而生长的更旺盛了,令人称奇。
村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这古槐的树枝,不准孩子们上树掏鸟,要想保护神树一样保护古槐。在全村人的呵护下,古槐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构成了村中的一景。
碣石村悠久的历史文化
距记载,在抗日战争时期,全村有11间民房被侵华军烧毁,而余下的460件责备完好的保存下来了。全村现在有四合院18座、三合院27座、二合院14座,建筑都是就地取材,所用砖、瓦、灰、石料、木材等全部为本地生产。
村中居民建筑为硬山清水脊,脊上盘子砖上雕刻着精美的荷花、牡丹花图案。窗棂的纹饰种类繁多,有方形格、菱形格、冰裂纹、步步紧、一马三箭、灯笼框、万字文、寿字纹等。
村民韩思恭家的院落是一座典型的深山区四合院。大门设在东南角,与南房门连为一体。戗檐砖雕牡丹花团,门楣上绘有传统的工笔重彩花鸟画,以石青衬底,色泽浓艳,与淡粉色荷花、牡丹、菊花,形成强烈对比。小鸟顾盼,有呼之欲出的感觉。刘村长说,这些工笔画,是在当地所见花鸟画中的上乘之作。
在碣石村中,反映在民居上的文化气息很浓。在大街两侧的墙面或院落的影壁、上门照上、后墙上,随处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字画。有字样硕大的“秀水奇峰”、“和风瑞气”、“鸿禧”等。还有洋洋洒洒的粉笔题诗《什锦赋》;有1958年“大跃进”时期绘画的《跃上千里马》和宣传鼓动夺高产的壁画;也有“文革”时期《毛泽东挥手我前进》的壁画。
在村民李全聪的门道旁墙上的题诗,概括了他为人忠厚,注重兄弟情谊的高贵品德。村里人说“他活了90多岁,没有人不说他好”李全聪幼年读过私塾,兄弟4人,父亲早亡,由他掌管家事,兄弟之间相处得很好。分家时,他以长子大哥的身份主持把房地和用具分成4份,先让弟弟,弟媳妇们挑,二弟媳妇要了旧家7间房,四弟要了中街5间新院子,三弟要了8间新院子,而他自己只要了旧家的两间房。
在新盖的院子门口,有李全聪自己写的一首诗:“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一业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恼,能得几世为弟兄。”院内影壁墙上还写有“虽漏德馨”4个大字。落款是“岁在已巳仲秋月” 。1929年的农历8月,当时30出头的李全聪所崇拜的是一个“德”字,“虽漏德馨”的格言影响了他一生。
听村里的人说,这里的人们很重视我国民族传统决日春节。忙了一年的人们要在这个节日里,痛痛快快地热闹一番。家家户户贴春联、贴门神、祭祖、守岁、做黄面糕等。正月十五“闹元宵”举行灯会,大家用秫秸扎了把子,放在灯碗。晚上所有的灯碗一起点亮。村民还呼之各种灯笼,或挂在灯场周围,或使用手提着,形成了转灯、观灯的热闹场面。全村的男女老少尽情地欢乐到深夜。
在清朝末年,村中还组织起皮影戏班,从外地请经受皮影的制作方法。老人们回忆起当年制作的皮影时说:“当年用牛皮制作成的皮影道具,装了整整一箱子。”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村中善男信女们便成群结队,吹打着各种乐器,举着旗子,到老爷庙、龙王庙、圣泉寺等地降香求福。到了晚上,他们演出皮影戏,吸引周围各村的村民也来看戏。他们曾经演出过的剧目有《大登殿》、《二进宫》、《三娘教子》等,采用的唱腔是河北梆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碣石村的皮影道具和乐器被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