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处的阳关,始建于西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它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在宝石东来、丝绸西去的年代里,它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阳关大道”被喻为康庄光明之路。人们又常于此为西行者送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以一首《渭城曲》的千古送别绝唱更使阳关声震四海,名扬天下。
阳关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加之地理位置特殊重要,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公元前二世纪时,西汉王朝为抗击匈奴,经营西域,在河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并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成为通往西域之南大门、丝绸之路的咽喉,地理位置突显重要。在久远的历史岁月中,阳关都与武帝拓疆、迁民实边;张骞出使、凿空西域;去病出征、收复河西;天马西出、龙颜大喜;广利伐宛、用兵神奇;玄奘取经、归途此间;王维劝酒、渭城谱曲等风云人物、历史事件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构成了壮丽的历史画卷,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铸成千古传唱的阳关盛名。
阳关文物旅游区景区名胜荟萃,是敦煌文物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主要有距今二千多年的历史文物遗址,沙漠绿洲自然景观和现代人文景观组成。墩墩山上矗立有汉代烽燧,为景区制高点,被称为“阳关耳目”。它是阳关的历史见证。阳关博物馆位于景区中心地带,南距烽燧遗址800米,又南有古董滩,阳关遗址即在此滩。东有唐寿昌城及出天马的汉渥洼池故址。向西南行,丝路南道在群峦叠嶂中蜿蜒延伸。附近的沙漠森林公园林荫茂密,古木参天,且多暗泉、溪流,潺潺流淌魏。登高远眺,阿尔金山(古名金鞍山)之皑皑白雪,浩瀚戈壁、苍茫大漠的宏阔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汉晋墓葬群星罗棋布,布满四周,加之有雄浑壮美的大漠绿洲自然景观辉映其间,整个景区蔚为壮观。
今人为之赞曰:“东依敦煌,西接楼兰,北望玉门,南眺金鞍,天马故乡,丝路名关。辉煌再造,文明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