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角炮台,城区南行10公里,炮台设于沙角山,濒海,南望穿鼻洋,龙穴岛清晰可见,烟台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据水师提督关天培的《筹海初集》记载,沙角炮台长139米,炮洞11个,配大小铁炮11门,炮台正门配炮1门,另铸250公斤生铁炮1门备用。台上建有神堂、官厅4间,官房3间,兵房17间,还有火药库等设施,均青砖结构,基础、垛口、炮洞、台面为花岗石砌筑。 此外,在相连的扯旗山有望楼和圆形炮台;在捕鱼台山建有露天炮位。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东西斜峙,形成虎门海防的第一重门户。
但两台相距3600多米,当时大炮的射程仅及中泓,炮火封锁洋面不够得力。关天培就任广东水师提督后,认为沙角炮台地居要冲,形势得宜,对虎门要塞重新市防,把沙角炮台改为号令台。凡外国商船人境,必须停泊在沙角洋面以外,待我水师检查,获推后才能通过。如有不法船只企图闯入,则放空炮一响,命其停止,如违反命令则打炮一发以承警告,再不听从则瞄准开炮,并知会各炮台备战。1841年1月7B,英国侵略军出动20多艘战船、2000多人偷袭沙角和大角,大角失守后,部分将士突围到沙角炮台抵抗,浴血奋战,因寡众悬殊,弹尽无援,三江协副将陈连升父子与绝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沙角炮台也遭英军破坏。
道光二十三年(1843)及光绪年间进行了重修和扩建,沙角炮台的炮位遍及沙角湾的捕鱼山、仑山、象山、白鹤山等附近相连的小山包。其中捕鱼山炮台也由原来的露天炮台扩建为4个暗炮台,总称捕鱼台,其中有前捕鱼台、后捕鱼台、左捕鱼台、右捕鱼台。沙角炮台由地方接管后,专门建立了沙角炮台管理所,进一步加强了保护和管理。濒海台、捕鱼台等炮台保存尚好,常年向国内外游人开放,每天观众络绎不绝。鸦片战争的古战场,今天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好场所。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鸦片战争期间,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是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在抗击外来侵图的战争中,沙角炮台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悲壮故事。沙角炮台不仅是中外游客瞻仰炮台雄风的胜地,也是广大青少年凭吊先烈英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
沙角炮台现已开放的景点有沙角缴烟码头广场,濒海台、功劳炮、 节兵义坟、节马塑像与陈连陞塑像、捕鱼台等。同时增加了《禁毒展览》和《科技探索展览》,以及娱乐场、招待所、酒店、大型游泳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