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国景点 > 辽宁 >

岫岩清凉山

时间:2009-06-30 21:16来源: 作者: 点击:
岫岩清凉山旅游指南提供鞍山岫岩清凉山景点介绍,岫岩清凉山门票价格,岫岩清凉山旅游线路,岫岩清凉山住宿、美食、购物、娱乐以及岫岩清凉山风景图片等鞍山岫岩清凉山旅游指南信息,让您的岫岩清凉山之旅更轻松更便捷。
  清凉山因山深林茂,气候湿润清凉而得名。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是了辽南第一高峰。清凉山融花岗岩和喀斯特地貌于一体,有[东北黄山]之称。景区有奇松、瀑布、温泉、绝壁、兰花、枫叶、塔林、古庙、溶洞等众多看点,是东北地区自然景观品位很高的一座山,旅游前景十分看好。清凉山现为国家AA级、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
?清凉山概况?
【清凉山概貌】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清凉山。清凉山位于岫岩汤沟镇境内,是国家A级风景区,也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山因山深林密、气候湿润凉爽而得名。它的核心景区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共分为头道沟、二道沟、帽盔山、石湖瀑布和鞭杆沟5大景区。
清凉山由大小上千座山峰组成,其中位于景区东部的最高峰——帽盔峰海拔1141.5米,是辽南第一高峰。帽盔峰,顾名思义,它的主峰形状犹如古代武士的头盔,所以人们称之为“帽盔峰”。
远望清凉山,山峰连绵不绝,高低错落有致,兼具黄山之美、泰山之伟、华山之险、峨嵋之秀,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处山岳型景区。
清凉山的植被可以说相当好,它的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各种植物盘根错节,密密层层,郁郁苍苍,形成清幽秀美的森林景观;清凉山花卉品种繁多,除天女木兰外,还有迎春、杜鹃、山梅、芍药、丁香、秋菊等,还有人参、党参、细辛等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从春到秋,这里都是花的海洋;清凉山也生存着很多野生动物,如野猪、狍子、獾子、刺猬、山兔、野鸡、黄鹂、小鲵(娃娃鱼)等等。这些大自然中的另类生命,无一不让人感到美妙新奇。
在清凉山的两侧还有温泉。山北侧的温泉座落在汤沟境内,山南侧温泉座落在朝阳暖泉村境内,汤沟、暖泉两地也因温泉而得名。当地许多村民一年四季常在温泉水中“野浴”,据说温泉之水能治疗风湿、类风湿和多种皮肤病。
清凉山山脚下有一未开发的溶洞,当地人称之为古洞,洞中悬垂着钟乳石,也是一处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清凉山空气清新甜润,空气中富含负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清凉山四季风景如画: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润凉爽,处处飞瀑;秋季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冬季则银装素裹,冰雕玉砌。独特的自然景观,众多的名胜古迹,浓郁的满族风情,构成了清凉山的天成胜境。欢迎各位朋友到清凉山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清凉山“六绝”】  朋友们,我们说清凉山神奇迷人,是因为清凉山有“六绝”:
清凉山第一绝是“气候多清凉”。每年农历5月,清凉山外漫山遍野已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而清凉山内的沟谷间冰雪还未融化。到了盛夏,清凉山外热浪滚滚,而清凉山内却凉风习习,此时你若掏一口崖间渗出的山水,则凉气透入五腑,顿时会感到身体无一处不舒服,无一个毛孔不痛快。即使是在清凉山一山之内气候也不相同,如帽盔山,山下的天女木兰花已经凋谢,而山上的天女木兰则花蕾初绽。“一方水士养一方人”,清凉山这种独特的气候,造就了山脚下有名的长寿村,在山下的清凉山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平均每个村民组达10个以上。
清凉山第二绝是“松生岩石间”。说清凉山松树奇,第一是奇在它有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里有很多松树都是从坚硬的岩石里生长出来的。这里到处都生长着松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中迸裂出来,根系深深地扎在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霜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它不奇吗?第二是奇在它的造型,这里的松树大多短粗稠密、虬枝老干,叶色浓绿、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株松树姿容、气韵,又各具特色,显出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冠以“不屈松”、“迎客松”、“正直松”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凉山奇松,“南不逊黄山,北不让千山”。
清凉山第三绝是“巨石多像形”。到过清凉山的人都知道,清凉山的石头有三个特点:多、大、奇。说它多,是它们点缀在千峰万壑之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清凉山“无处不石”,甚至有许多山峰整个都是由独体巨石形成的。说它大,是这些石头多为巨型,小一点的几百吨,大一些的在成千上万吨,例如卧躺在二道沟中的“清凉石”,形体方正,犹如人工劈凿而成,其单体重量至少在5万吨以上。说它奇,是这些巨石大多奇形怪状,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象神话传说情景,有的象历史故事造型,总之是鬼斧神工,妙趣天成。清凉山以怪石命名的景点达60处之多,如头道沟的“葬马石”、“卧象石”、“古炮石”、“鸽子石”、“坐佛”、“情侣石”、“一帆风顺石”、“仙人台”、“铁拐李”,二道沟的“三仙会”、“乌龟石”、“清凉台”、“玉女峰”、“泼墨岩”,帽盔山的“石人”、“大刀刃”、“大裂谷”等。石湖瀑布景区的“石柱”、“元宝山”、“玉笋石”、“南极仙翁”、“烟头石”等。这些石景有的拔地而起,乱石穿空;有的岿然雄踞,如屏似嶂;有的形状奇绝,石纹精美,如人工雕琢,生动形象。清凉奇石象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卷,让人兴趣盎然,留连忘返。
清凉山第四绝是“无霜枫自红”。清凉山内遍布枫树,每当秋季来临,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是一个枫叶王国。令人称奇的是清凉山中有一种枫树,正值夏季,枫树顶端叶子就已经变红,顶部树枝也有一些是红色的,枫树之花犹如两个小蝴蝶翩翩欲飞,精美之极。清凉枫叶无霜自红,不能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清凉山第五绝是“高山有湿地”。在石湖瀑布风景区岱山顶上,海拔高达800多米的地方,竟然有一处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小型湿地,湿地内水草丰美,空气清润;湿地外山秀峰奇,绿树成荫。特别是秋季,极目所见,黄花遍地,让人疑为世外桃源。这种奇特地貌实属罕见。
清凉山第六绝是“丹谷飞瀑布”。石湖瀑布在清凉山南麓,是清凉山最美的景点之一。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所流之处皆为纯石表面。瀑布共有七叠,首尾相连长约500米,总落差超过100米,最大一级落差为34米。该瀑布为常年瀑布,但最好看的还是雨季,落差较小的瀑布如飞珠溅玉,落差较大的瀑布如千军万马狂奔而下,水未触石即变成轻烟,其声响远在山谷之外就能听到。每级瀑布下有激流冲成的石锅,当地人传为七仙女沐浴的地方。瀑布两边春季映山红漫山遍野,秋天枫叶层林尽染,再加上高山飞瀑,实为一幅精美的大写意山水画图。
【白云谷】   朋友们,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条清静幽深的山谷就是“白云谷”,俗称“头道沟”。人们把这个景区又称为“上院”。为什么叫“上院”呢?因为在古代,清凉山的山上和山下各有一座较大的道观,山脚下的一座叫“下院”,山上白云谷中的一座叫“上院”,又叫白云观,所以习惯上称白云谷为“上院”。“上院”是清凉山“看点”较多、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景区,不可不游。
【清凉仙子】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的方位是在白云谷的沟口,请大家向东遥望:那里可见一座山峰,山势陡峭而起伏,岩石裸露而秀美。如果把这座山峰比作一个美男,那岩石就是美男身上健美的骨胳。最让人称奇的是无论早晨还是傍晚,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即使山下云雾缭绕,能见度很低,但是我们仍然能遥望到那里秀美起伏的山峰,极象是一个仰卧熟睡的美女,轮廓清晰,睡姿优美。于是人们就把这位“睡美人”叫做“清凉仙子”。
【拦马墙】  朋友们,趁着我们还没有向白云谷深处进发的时候,请大家看一下沟口的这条清流潺潺的小河。我们可以看到:在白云谷沟口,地势比较开阔的地方,自南向北,由许多自然巨石垒成的一道石墙,跨过小河,横亘在那里。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所谓“拦马墙”。相传是唐王李世民征东时,在这里筑就此墙,以屯兵圈马。“拦马墙”过去很高、很厚,也很有气势。据20世纪70年代实测数据记载,那时“拦马墙”的底宽约6米,残高2米,长约130米,但从70年代后开始,由于连续多次的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的破坏,它的轮廓和规模已经越来越小了。
【“葬马石”和“箭眼”】  朋友们,从“拦马墙”开始,沿着小河向上游走出大约200米,我们就可以看到远近闻名的“葬马石”。“葬马石”是怎么来的呢?
在当地流传着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相传唐王李世民征东时,以薛礼为元帅。薛礼和敌方大将盖苏文在清凉山下激战,盖苏文不敌薛礼,落荒而逃。薛礼快马加鞭追至清凉山下,见盖苏文要逃进深山,急忙搭弓射箭,谁知此时战马失了前蹄,薛礼一箭射空,让盖苏文逃掉了,箭射在了清凉山白云谷的悬崖上,虽然没有将悬崖射透,但是却在悬崖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方形窟窿,这就是所谓的“箭眼”。这个箭眼今天我们站在山下仍然清晰可见。多少年来一直陪伴着薛礼南征北战的战马见自己有负主人,心中十分愧疚,乘主人不备,一头撞向山中的一块巨石,自己葬身于巨石之中。后来人们就把这块石头称作“葬马石”。
另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时,“老罕王”,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争夺辽东,与明军大战于清凉山下,努尔哈赤心爱的战马中箭死去,老罕王十分悲伤,便将其厚葬在水草丰厚的小河边,并在葬马处置此石为碑,故称为“葬马石”。
传说虽不可信,但它多多少少带有历史的影子。这些传说也从侧面证明了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的清凉山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0世纪80年代末,当地的一位石匠见河边这块巨石石质极佳,便想将其劈开用来砌墙造屋。谁知石开之时,发出一声巨响,飞出一道红光,石匠当场吓晕,大病一场。后来村民们发现被劈开的巨石两个剖面上各有一匹“奔马”。“奔马”头部高扬,马尾翘起,四蹄腾空。于是人们便说这就是当年薛礼的“葬马石”,也有人说是“老罕王”的葬马处。
现在这块被劈成两半的巨石,一半仍矗立在小河边,另一半则倒卧在河中。看过“葬马石”的人,无不为这匹忠于主人的烈马而惋惜和慨叹。
【“卧象石”和“狮子崖”】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向白云谷进发。
沿谷而上,我们现在首先看到是“卧象石”和“狮子崖”。“卧象石”就是路边这个象是一头卧躺着的大象的巨石;“狮子崖”就是“卧象石”右侧上方象是一匹雄踞的狮子的山峰。
按照佛家的说法,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那末,它们又为何会落脚于此呢?这在当地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说古时候清凉山里盘踞着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地方。有一天,观音、普贤和文殊三位菩萨经过清凉山,见山中有一股恶气升腾,知是恶龙兴妖作怪。于是,文殊菩萨先降下坐骑镇住恶龙龙头;接着普贤菩萨降下坐骑镇住恶
龙身子;最后观音降下莲花镇住恶龙尾巴。从此清凉山物阜民丰,成为太平世界。                 
现在,也许有的朋友会问:象和狮子我们见到了,莲花在哪里?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因为恶龙的尾巴一直延伸到沟里的“白云观”,所以观音菩萨降下的“莲
花”就在那里的“观音阁”下,也是岩石天然形成的。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地村民要扩展进山道路,想把“卧象石”用炸药炸开,谁知凿好了炮眼放进炸药之后,接连点火3次,结果都是“哑炮”,于是再也没有人敢去点炮了。所以“卧象石”至今还是完整无损地躺卧在这里,在它身上留下的“炮眼”仍然清晰可见。
【刘宗国的故事】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经过的这处路途中比较开阔的地方,原来住着一户人家,有3间茅草屋。这座茅草屋前些年才被拆掉,现在只剩下了遗址。
  原先有一户刘姓人家居住在这里,男主人叫刘宗国。在东北沦陷期间,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岫岩。因为清凉山山高林密,当时邓铁梅、苗可秀等人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常在这一带活动,打击日伪军,这一带的老百姓也千方百计地支持、帮助和掩护义勇军。因此日本侵略军对这里恨之入骨,经常出动到这里来“讨伐”。
有一次,日军小队长提茂又带领一小队日军到这里“讨伐”。因为老百姓都躲进了深山,日军找不到人,于是便从沟口开始放火烧民房,一直烧到沟里。
日军进入清凉山沟里后,抓住了刘宗国,追问义勇军的下落。刘宗国知道义勇军刚刚从这里撤走,奔朝阳方向去了,但他就是不说。日军见问不出义勇军的下落,气急败坏,用枪托将刘宗国打得头破血流、皮开肉绽,刘宗国仍是一言不发。日军小队长提茂拔出指挥刀,架在刘宗国的脖子上,问他叫什么名字,刘宗国昂起头,高声喊道:“我叫刘宗国!”日军小队长提茂气得暴跳如雷:日本想灭中国,一普通村民竟敢叫“留中国”!于是当场用战刀将刘宗国砍死。刘宗国(中国)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英勇事迹却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里的人们一直在怀念他。
朋友们请看,在这附近周围,刘宗国家当年所用的一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象石磨、石碾子等等还依然保存在这里。
请大家再来看:在这座住宅的周围还生长着一种奇特的藤类植物,它的名字叫“香藤”。它的墨绿色的叶子有一些呈现一种毛绒绒的白色,如果用手动一动树藤,就会散发出一种扑鼻的香气,大家不妨一试。
【一帆风顺】  朋友们,我们现在经过的这处景点叫做“一帆风顺”。为什么叫“一帆风顺”呢!
大家请看:在左侧路边的这座崖壁,从远处看,很象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
它的上部船帆鼓起,正在乘风破浪前进;如果您仔细观察,在它的中间略低一些地方,隐隐约约能看到由石壁上的花纹天然形成的“一帆风顺”四个字。据说谁用手摸一摸这四个字,就可以“万事如意”,诸事遂心。因此“一帆风顺”这四个字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这处景点的名字了。
我在此衷心地祝愿今天到此一游的朋友们爱情甜蜜、生意兴隆、事业腾达,幸福安康、一帆风顺!
【罗汉洞】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将经过“仙人洞”前往“罗汉洞”。“仙人洞”是个连环洞,过了“仙人洞”就是“罗汉洞”。为什么叫“罗汉洞”呢?相传在古时曾经有18个人穿过连环洞,在“罗汉洞”修练成仙。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古时候有人在此居住确是勿庸置疑的。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里曾经有人住过的痕迹。在“罗汉洞”的旁边,有一个天然的“石匣”,这个石匣“可撼而不可动”,也就是说你用手推它,能够感觉到它在摇晃,但是却一丝一毫也不会移动。在“罗汉洞”的上面有一块巨石叫“养心石”,是当年修炼者趺坐之处。
【不屈松】  大家请看: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棵千年古松。这棵古松先是贴着地面横向长出了一米左右,它的主干直径粗大,即使是4个人合臂,也环抱不了。它贴着地面长出一米之后,又打了一个直角笔直向上生长。它老干虬枝,表皮斑驳,就象一位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老人。这棵千年古松之所以会长成这个形状,是因为它在幼树阶段时被石头压倒伏地,但它不屈不挠,拼搏向上,历尽磨难,最终长成大树,所以人们充满敬意地送给它一个尊称:不屈松。
站在这棵“不屈松”前,我们不由得想起郑板桥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上院】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白云谷景点最集中的“上院”景区。
据有关史料记载:古时候,这里曾经是“金碧错落,殿宇巍然”,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当年山脊高台上有“观音阁”,山脚下有“救苦观”,西北部平坦处有“玉皇庙”、“关帝庙”、“娘娘庙”、“佛爷殿”等庙宇寺观,由于近代以来兵豜匪患,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的破坏,这些古建筑基本上荡然无存了。现在我们见到的也是近年来重新修复的。
【白云观】  各位朋友,建在白云谷半山腰的这座建筑就是“白云观”,据说它始建于唐代,由尉迟敬德监修。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附近还留存着一些断碑残碣,上面的字已经漶漫不清,但从其中一块残碑上仍可勉强辨认出“大明万历…”几个字,这说明白云观至少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有的建筑已被破坏,现在我们看到的白云观是在原址上按照原貌重新修建的。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一些断碑残碣上还能看到弹痕。这些弹痕又来自
何处呢?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清凉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邓铁梅、苗可秀领导的义勇军,在这里多次与日伪军交战;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清凉山也是我辽南党政军机关开展敌后游击斗争的根据地,当时我辽东军区司令肖华及辽南一地委民运部长杨克冰、也就是“杨大姐”,都曾经率领部队在古庙附近与进占岫岩的国民党军发生过激烈战斗。这些弹痕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
大家再请看白云观门上贴着的这副对联,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请你试着读一下,看看您是否认得这些汉字?看起来没有几个人能够全部认识这些字了,因为这副对联里的一些字用的是古代的异体字,有一些字早已消亡,在现代汉语字典上已查不到了。现在我来告诉大家,这副对联应当读作:日暧晶读安天下,月明嘹亮定乾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这副小小对联中我们也可窥见一斑。
【净月泉】  请大家再来看西北角崖壁下的这处水潭,它有个十分高雅的名字,叫“净月泉”。潭里的泉水是从山崖中渗出来的,曾有人以此水烹茶,据说“甘冽异常”。更为称奇的是,据说在过去它面积大、集水多、潭水深的时候,每当夏日晴空、月明星稀之时,如果人站在潭边向水中望去,会看到两个自己的影子。这个现象究竟是什么道理,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观音阁】  各位请看,在白云观的后面有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山峰之上高高矗立着一块巨石,在山峰与巨石结合处,嵌夹着一些小的圆形石头,就象是一片片莲花的花瓣。这就是当年观音菩萨降下用来镇住恶龙尾巴的那朵莲花。从远处看,这处拔地而起的山峰再叠上高大的巨石,就象是悬在半空的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巨石上面,十分平坦,面积大约有30余平方米,古时候上面有砖瓦构建的“观音阁”,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由于年代久远,原先的“观音阁”早已荡然无存。现在那上面有一尊石雕的滴水观音站像,香火依然很盛。
朋友们,观音阁上面风光无限。当然了,您若想登上它,必须再鼓一把劲儿,也需要有一定的胆量。通向观音阁的道路是一条曲折、盘旋、向上的狭窄石踁,共有29级。拾级而上,在快要到达顶点的地方,有一株苍劲挺拔的“迎客松”,它那四外伸展的虬枝,仿佛张开的手臂,欢迎每一位游客的到来。在“迎客松”的下面,有一张古老的石凳,供游人歇脚小憩。
离开石凳,再转一个弯,我们就来到了那块巨石下面,观音阁就在巨石上面。这里原来有一架木梯,为了永久和安全起见,现在已经架起了铁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登上观音阁,去领略那里的无限风光吧!
【东北小黄山】  登上观音阁,头道沟全景尽收眼底。很多游客都说在这里可以领略到黄山之美,因此人们便称这里为“东北小黄山”。
首先请大家向东面看,远远可见有两个“无根石”矗立在山峰间,遥遥相对,被人们称为“将军石”,它们就象是两位把守山门的将军,永远站在那里忠于职守。
我们再向南望,一片苍茫葱郁间,可以隐约看到洒脱的奇松、突兀的怪石和嶙峋的奇崖,在飞云流瀑间时隐时现。
我们再向西看,那里山势陡峭,石骨玲珑,异峰突起,石笋插天,奇松挺拔,疏影横斜。
向北望,依次可以看到一对靠头并肩的“情侣石”、庄严虔诚的“石坐佛”、惟妙惟肖的“石鸽”、伸出脖子爬行的“石龟”。
站在这里东南西北依次数去,正好有7个较大的山峰,被称作“七女峰”,相传七仙女每次到清凉山石湖瀑布沐浴之前,首先要落脚在这7个山头上。
【石林】  朋友们,现在我们就离开白云观,去游“石林”。这里的石林虽然无法与云南的石林相比,但也颇具特色。游石林首先得通过“夹扁石”,然后再登“仙人台”,必须在仙人台上面休息一下,再沿着第二个夹扁石下去,石林就算游完了。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因为这一段路程比较险峻,没有一定的胆量和身手是上不去的。所以有人说:“仙人台,仙人台,仙人上去下不来。”实际上并不是上去就下不来了,而是由于又劳累又紧张,上去后必须在上面停顿一会儿,稍事休息,怎么能立刻下来呢?
【塔林】  在白云观下面稍南的山坡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几座石塔,人们称这里为“塔林”。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塔建于唐代。所谓塔,实际上是僧人的墓葬,有的是用石头凿刻,有的是用砖砌建。我们看到的那种方形塔是男僧人的墓葬,圆形塔是女僧人的墓葬。
【清幽谷】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清幽谷”,清幽谷俗称“二道沟”,以山高谷长、清静幽深而得名,是清凉山的又一个重要景点,目前它正在开发建设中。“清幽谷”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石崖陡峭,壁立千仞;二是巨石嶙峋,千姿百态;三是木兰遍山,幽谷飘香。进了“清幽谷”,您就会一步步体会到那里的确是一处世外桃源、人间胜境。但是由于清幽谷的开发刚刚起步,游览路还没有修到峰顶,所以有许多景点我们目前还观赏不到,未免有点遗憾。
【二佛遥对】  现在我们已经走进了清幽谷,首先我们看到刚进沟口不太远的这个地方,有一尊汉白玉雕的圣水观音站像。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把观音菩萨请
于此地呢?大家请看,我们现在所在的清幽谷,谷口正对着东面的辽南第一高峰“帽盔山”,而自古以来人们对帽盔山就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说法,从远处看,帽盔山就是一座天然弥勒大佛。之所以把观音菩萨请于此处,与帽盔山的弥勒大佛遥遥相对,是这里的人们祈愿二佛庇佑清凉山这一方土地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寄托了美好的愿望。
【天女木兰】  我们现在在谷口看到的这一片盛开着白色花朵、散发出阵阵诱人清香的林子,叫“牡丹园”。园子里的这种花叫“天女木兰”,俗称“山牡丹”,因此当地人称这片园子为“牡丹园”。天女木兰是花卉中的活化石,它是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植物珍稀物种,在昆明世博会上被评为金奖花卉。天女木兰在清凉山随处可见,但以清幽谷最多。“牡丹园”是景区管理者为了让游客更好地观赏,而集中移栽形成的。天女木兰的花以白色居多,也有一些粉白色,盛花期近一个月,其花雍容华贵,艳而不媚,香气袭人。正当花朵盛开的时候,那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在很远就能闻到。天女木兰花的果实还是一种名贵香料的原料。
【玲珑湖】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沿谷而上,前面不远处就是“玲珑湖”,玲珑湖是人工建成的,湖水碧绿清澈,是由涧水蓄积而成。因为它规模较小,玲珑清秀,所以命名为“玲珑湖”。
【凌波路】  大家再往上走,就会踏上“凌波路”。为什么叫“凌波路”呢?因为它是在涧水经过的路线上,巧妙地修建了无数级微小的阶梯,使涧水逐级平缓地流淌,从而构筑出“水”与“路”和谐共存的亮丽风景。
我们此时在这里悠闲地迈着“凌波微步”,看着汩汩流下的清澈涧水,听着叮咚作响的悦耳水声,呼吸着清新凉爽的空气,似乎我们自己就是“凌波仙子”。
【三友石】  过了凌波路,有3个怪石出现在路边山坡上,这3块石头,一个叫“海豚石”,一个叫“鳄鱼石”,一个叫“乌龟石”,顾名思义,它们的名字都是根据它的天然形状而来。因为海豚、鳄鱼和乌龟都来自水中,因此人们称它们为“水中三友”,合称“三友石”。
【泼墨岩】  我们现在站在“三友石”这里向沟谷远处望去,可以看到那里有一处高矗于云宵之中的黑色壁垒,在壁垒上面,自上而下悬垂着一道道深黑色的条沟,颇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境,极象是一幅泼墨大写意的山水画卷。这片崖壁也因此而被人们命名为“泼墨岩”。
【大明崖】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明崖”,大明崖俗称“大明砬子”。让人称奇的是:它完全是由一整块巨大的岩石组成的。它高近80余米,宽50余米,虽称不上“壁立千仞”,但也算是“屏藩独峙”。在它的崖壁表面,有的地方水平如镜,有的地方突兀隆起,既象抽象的壁画,又象高浮雕作品。
在大明崖上,基本没有土壤,然而却顽强地生长着为数不少的松树,也间生着一些杂树。很多去过千山的人都知道,在千山的一处石壁上,也生长着一棵扎根于岩石的松树,那棵松树被人们命名为“可怜松”,并由此而名声大噪。然而在清凉山,这样的“可怜松”何止万千!由此可见清凉山的生命万物是多么旺盛而顽强!
据说“大明崖”还有一个神秘的现象:曾经有人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在岩面上看见过佛的头像,因此人们又称它为“佛光崖”。
【清凉寺】  从大明崖继续前行,前面就是“清凉寺”,这是清凉山较大的一座
寺庙。它地处山谷之中,苍松环绕,青山四合,殿宇依山临涧,金碧错落,与峰壑浑然一体,颇有点“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清凉台】  “清凉台”位于清凉寺不太远的一处山凹中,周围古树蔽日,老藤缠绕。它是清凉山中最大的一块天然巨石,据行家估算,其重量至少在5万吨以上。从远处底部看,“清凉台”好象一个大元宝;到了跟前看,其实是一块长方形的大块石,它的四面如刀劈斧削般方方正正,令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绕过“清凉台”,从它的后面可以登到上面去。“清凉台”上面十分平坦,面积大约有20余平方米。不过由于它是顺卧在山坡上,与大地成10几度的坡度,因此大家在上面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滑落下去。
传说“清凉台”是仙人憩息之所,据说上面冬暖夏凉,是躲风避暑的好去处,所以在过去,凡是进山打围的猎人、砍柴的樵夫、劈石头的匠人,只要经过此处,都要到这里休息。就是今天,也常有一些游客慕名而来,到“清凉台”上躺一会儿。躺在那上面,闭上眼睛,你会感到清静无比,飘飘欲仙,似乎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所有的愿望都心想事成。所以在当地流传着“清凉寺上清凉台,世人上去不下来”。这句顺口溜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意境吧。
【龙门】  从“清凉台”上下来,我们就要过“龙门”了。趁着还没有到达“龙门之前,在这段路上我们可以体会一下清幽谷的清幽。峰廻路转,古木成荫,小桥流水,空谷鸟语,空气清新,十里花香。这就是我们体会的“清幽谷”。古诗中有“鸟鸣山更幽”的诗句,也有人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到底是哪一种更清幽,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前面马上就到“龙门”了。所谓“龙门”,是这条通往山里的小路上最为狭窄之处,两侧石壁夹立,如同关口门楣。据说从这里“跳”过的人,可以求学学业有成,从政一帆风顺,经商生意兴隆。这话是真是假,谁也没有考证过。但是近几年,专程来这里“跳龙门”的人的确不少,特别是每年高考前夕,都有一些
“望子成龙”的家长,带着自己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到这里来“跳龙门”,以求“金榜题名”。
据说过“龙门”不能四平八稳地走过去,必须象“三级跳远”一样,先助跑一段,到了“龙门”前再纵身飞起,连跨三大步,越过“龙门”。否则就不灵验了。好趣的朋友,既然来到了这里,您也不妨一试。
过了龙门,就是财神庙。在财神庙下,我们会看到“玉女峰”,玉女凌风欲动,玉带飘浮。玉女峰下是“回音谷”,站在它的下面大喊一声,立即就会引来幽谷空鸣,久久回响。
 【帽盔山的传说】  游客朋友们,请大家向东面看,远远可以看到那里有一座高峰矗逼宵汉,那就是著名的“帽盔山”。因为从远处看,它很象一顶古代武士的头盔,所以得名“帽盔山”。
关于帽盔山名字的由来,在当地有一个传说。传说当年唐王征东时,有一次打了败仗,逃至帽盔山上,由于鞍马劳顿,在山顶上睡着了。唐王睡得正香的时候,忽然感到皮肤发痒,好象有只虫子在叮咬,就本能地用手在发痒处掐了一下,但却觉得心血来潮,再也睡不着了,他睁眼一看,敌兵已追到山下,唐王大惊,慌乱中顾不得戴上头盔,率领将士从山的另一侧逃走了。由于唐王的头盔遗落在山顶上,后来帽盔山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人们就开始叫它“帽盔山”了。
唐王摆脱了追兵,到了安全地带后,想起原是那只虫子救了自己,于是派士兵前去寻找。士兵找回所掐之物,原来是只蚂蚁,已经被掐成两段死去了。唐王觉得这只蚂蚁是为救自己而死,后悔不已,于是细心地将那只被自己用手掐断的蚂蚁接上,没想到接上后的蚂蚁竟然活了,并且变成了现在这种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帽盔山风光】  帽盔山海拔1141?5米,是辽南地区第一高峰。它是岫岩与凤城两县的界山,东、北、南三面临凤城,西面临岫岩汤沟镇清凉山村境地,东西南北跨越5平方公里。
帽盔山的西、南、北三面山势十分险峻,东北面坡度较小略缓,有两条羊肠小道可以上山,接近主峰时只剩下一条单人可以攀登的险峻小路通至峰顶。自古以来登山者一般走的都是这两条路线。
近年来,随着清凉山旅游的开发,有一些勇敢的登山者,从西面北侧开辟了一条比较险要的登山路线。
新开辟的这条登山路本身是一个天然的大裂谷,两侧石壁陡峭,高约百米,直逼宵汉。路途中间最窄处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向上看只能看见一线青天,向两边看是悬崖峭壁,森然逼人,向下看如临深渊,令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从险处登帽盔山,必须有向导,必须有专用工具,否则是十分危险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其它路径走,但是就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体验,也体会不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了。“到清凉山来,不登帽盔山等于白来”,不过若想登上这座险山,领略那里的无限风光,可不是件容易事儿。辽宁第一险山、辽南第一高峰帽盔山随时都在迎接勇敢者的挑战。
帽盔山峰顶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平坦处原有一处清泉,现已洇没,无处寻觅了。
站在峰顶向东望,与帽盔山遥相对应的那座山峰是凤城境内的“牛心山”;再向东南方向遥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辽宁的另一座名山“凤凰山”依稀可见;向北、向南望,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其中百年树龄的白桦树随处可见;向西望可看到锋芒毕露的“大刀刃石”,不由得会令人想起义勇军砍向鬼子头上的大刀;向下看是万丈绝壁,令人毛骨悚然,倒吸凉气,绝不敢再看第二眼。
帽盔山中自然山洞较多,比较大的有3个,其中最大的是五道沟的“老道洞”,洞内面积8平方米左右,可容四五个人睡觉,解放前曾有道人在此修炼。
从帽盔山下山最好是选择相对好走一些的另一条路线。在下山途中随处可以看到天女木兰。农历六月份,在清凉山其它景区天女木兰花旱已谢去的时候,这里的木兰花却正在绽开怒放,这和帽盔山海拔高度有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说的不正是这种意境吗?。
下山途中,我们将路经昔日伐木人的作业道。当年伐木工人就是在这里进行伐木作业的。他们将牛和马赶上山,将牛车和马车分解扛上山后再装配起来。作业期间,连续数月在山上吃住,生活和劳动之艰辛可见一斑。作业道两边被当地人称之为“老参窝子”,因为这里常可挖到珍贵的人参。而今人参已很少见了,但是党参、细辛等名贵中药材却依然漫山遍野,随处可见。
 ?石湖瀑布景区?
【老鳖山】  石湖风景区位于清凉山南麓的岫岩朝阳乡境内,与清凉山仅一岭之隔。若想去石湖景区,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是从清凉山北麓的四道沟沟口向上步行大约3个钟头,翻过山岗,就可以到达石湖瀑布,由于这段游览路还没有修好,所以走起来还是有些艰辛。二是走清凉山南部的朝阳乡,自瀑布最底处向上攀登,人走景变,情随景移,那是别有一种情调的。
现在我们是从朝阳乡出发,先到石湖瀑布所在的荒地村。首先可以看到其形酷似老鳖的一座山峰,当地人管它叫“老鳖山”。从远处看去,还真象一只缓慢爬行、步履维艰、让人忍俊不止的老鳖。
【寿星岩】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石湖沟口。请大家看远处山上的那块岩石,那就是被称为“寿星岩”的老寿星石像。说是石像,却不是人工雕琢而是天然形成的,但它眉目清晰,前额突起,酷似寿星头上的那个大“奔娄头”,实在是令人叫绝。
老寿星,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南极仙翁”。在封神榜中,南极仙翁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元始天尊又是洪钧老祖的徒弟,洪钧老祖当然是最历害的了。民间传说元始收南极时非常喜爱他,那时南极还是一个小孩,元始抱南极给洪钧老祖看,洪钧老祖闭眼笑说好。元始再求,洪钧就瞅了一下,就这一下,就把南极的额头瞅化了。慌乱之中,元始拿出百宝囊捂住南极的额头,虽然止住了流血,但南极的前额却变成了大“奔娄头”,也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那么南极仙翁怎么会在这里呢?当地民间也有一个传说。老鳖山附近的村子原来土地十分肥沃,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但是有一年,这里瘟疫横行,恶瘴变地,百姓纷纷逃往他乡,方圆几十里内荒无人烟,士地全部荒芜,“荒地村”因此得名。天庭知道这一情况后,派南极前来考察,这么小的地方,南极怎么找啊?于是他就在云头上找烟筒不冒烟的村庄。就这样果然找到了荒地村,并查出并治理了瘟疫的根源,荒地村重新兴旺起来。南极仙翁治好了瘟疫后想走,但是这里感激涕零的人们苦苦挽留,南极无奈,只好将手杖化成自己的石像,留下来保佑这里的人们。至今,人们每逢年节,仍然拜谒南极仙翁,感谢他当年的恩泽。
【烟筒砬子】  请大家再看“寿星岩”上面那座象烟囱似的山峰。那上面有个古洞,每日清晨都烟气冲天,所以人们管它叫“烟囱砬子”。过去传说洞里面住着“狐”、“蝉”和“大虫”三仙,这种传说虽不可信,但它却给“烟囱砬子”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烟囱砬子”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也有一个传说。传说石湖瀑布是天上七仙女沐浴的地方,七仙女嫌石湖水凉,于是就在石锅下点火烧水,可是总也点不着火,就向土地佬请教。土地佬说没有烟囱怎么能点着火呢?于是七仙女顺手捡起两块石板搭成烟囱,火才生了起来。这就是“烟囱砬子”的由来。
【石湖石柱子】  现在我们来到了石湖瀑布下,在这条峡谷沟口的北侧,并列
竖立着两根长条形的石柱子。这就是有名的“石湖石柱子”,它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根石柱子都是用当地的青色花岗岩打制而成,表面不很规则,宽28厘米,高出地面部分为2?76米,埋入地面部分不详,两柱间距18米。
这两根石柱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当地民间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是七仙女下凡到石湖锅沐浴时用来挂衣物的,叫“霓裳石”;另一种说是是唐王征东时拴马用的,叫“拴马石”。传说终归是传说,并不可信。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两根石柱子属于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遗物,但用途不详。这两根神秘的石柱子究竟作何功用,至今仍然是个不解之迷。
【石湖瀑布】  石湖瀑布位于清凉山南麓,是清凉山的精华所在。石湖瀑布所在的“石湖沟”,沟长约1000米,峡谷两侧峭壁危岩,草木葱茏;中间断崖层层,巨石卧谷。发源于清凉山岱王庙的泉水,流至石湖沟后,突遇断崖,骤然跌落,清流触石,回流激注,不知几许万年,在多处断崖下冲击出一处处石潭。这些石潭的边缘多呈圆形,底部略尖,形状似锅,所以当地人称它“石湖锅”。
石湖瀑布共有七叠,也就是说它有“七瀑七潭(锅)”,首尾相连长约500米,总落差约100米,是辽宁省内最大的天然瀑布。瀑布两侧山上植被茂盛,树木葱茏,花草芳香。
石湖瀑布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上天王母娘娘不慎将一串玉链遗落人间,这串玉链有7颗玉珠,用银线穿缀,掉到石湖沟后,7颗玉珠变成石潭,银线变成了飞瀑,就成了现在的“石湖锅”。七仙女听说王母娘娘的玉链遗落人间后,主动请缨到凡间去寻找,找到玉链后,发现玉链已经变成了“石湖锅”。七姐妹见“石湖锅”里碧水清澈,四周景色迷人,于是就“一人一锅”下到水中沐浴嬉水,后来相沿成习,每隔一段时间便来一次。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先看第一个“锅”:它形成于约300平方米的岩石上,直径大约有7米,潭深约4米,四壁光滑,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潭水在“锅”中溢满后,流至断崖飞泻而下,落差16米,形成第一道瀑布。以下各“锅”依此类推。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再来仔细看一下第三道瀑布。第三道瀑布最为壮观,它的落差是28米。每当夏季盛水期,这里激浪排空,幽谷轰鸣,犹如千军万马奔腾,气势宏伟异常。若逆光望去,水如银链,倒卷珠帘;色如彩虹,五光十色。即使是酷暑,在此观瀑,周身亦觉寒彻。
【石湖景区的“三高”】  石瀑瀑布风景区有“三高”:“高山流水”、“高峡平湖”、“高山湿地”。
“高山流水”说的是石湖瀑布飞流直下,接连不断形成“七瀑七潭”。这种山水风光实不多见。
“高峡平湖”说的是瀑布最上端的“石湖水库”,水面波平如镜,百鸟飞嬉,水中锦鳞游泳,波光跃金,又是一处佳景。也是休闲者游泳、荡桨、垂钓的好去处。
“高山湿地”说的是清凉山南麓,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处有一湿地,这种“高山有湿地”的特殊地貌,在辽宁省内也是绝无仅有。这里水草丰美,遍地黄花,两山合抱入口,周围青山笼绕,犹如“世外桃源”,鲜为人知。在“高山湿地”两边建有“珍稀林木种子园”,园内育有果松、刺楸等地方名贵树种。
【岱王庙】  在高山湿地上面的岱王顶,原来有一座古庙,叫“岱王庙”。相传当年唐王征东时被困于此,经一李姓山大王解救,才得以突围脱逃。后来唐王下昭封其为“岱王”,实际上仍是“山大(代)王”的意思。岱王死后,唐王又下旨为其修建了“岱王庙”,纪念这位“救驾有功”的山大王。
感谢以下网友提供内容(排名不分先后):ckgckg_64332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辽宁省旅游
  • 辽宁相关旅游线路

    成都旅行社-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提供辽宁旅游,辽宁旅游报价/资讯....更多请来电咨询:028-66000882 66000884

旅游景点推荐
  •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坐 落在大连南部海滨的中 部。占地面积118万 平方米,有着4000 余...

  • 棒棰岛

    大连棒槌岛位于滨海路的东端,距市中心约9公里,是一处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

  •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又称后金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

  • 辽宁大鹿岛

    大鹿岛孤悬在烟波浩瀚的东海,距玉环坎门港6海里。常年被绿色所覆盖,山海风情并茂,...

  •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指南提供大连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景点介绍,大连滨海国家地...

  • 辽宁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

    辽宁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旅游指南提供本溪辽宁苍龙山原始森林公园景点介绍,辽宁苍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