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院,又称尊美堂、杨柳青博物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8月中旬,我慕名来到饮誉华北的西青区千年古镇杨柳青。一入大门,但见青砖铺地,整洁明净。细细察看,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大、小四进院落,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车马厩,砖雕、木雕和石雕精绝,砖雕木刻形式多样。取暖系统、除湿设计与紫禁城相仿。该堂始建于1875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无论总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皆反映清末民初文化遗韵和民俗民风。
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始建于1875年,占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建造精巧。有“华北第一宅”之称。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占地面积60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跨进石家大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大青方砖铺就的长甬道。 甬道的东侧,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寝室,现在是展品陈列区,陈列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和砖雕艺术品。甬道西侧,主要有花厅、戏楼、佛堂等建筑,是石氏家族会晤宾朋、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现辟为博物馆的“石府复原陈列区”。花厅即客厅,现已按照原来的陈设进行复原。与花厅一墙之隔的是戏楼,这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造型落落大方,特别是以美轮美奂的内部装点著称于世,令观者瞠目。出佛堂,往西跨一道隔扇门,就是“天津民俗陈列馆”了,这里展现了具用浓郁地方民间特色的杨柳青风筝、剪纸、花会道具以及婚俗等。大院建筑的内外檐装修,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
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名闻中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有造诣颇深的神品书画师钱慧安、高桐轩等人的精品;和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砖雕陈列,集中了130余件上乘之作。砖雕俗称“刻砖”,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独具一格,成就很高。此外泥人张彩塑、民间剪纸、杨柳青风筝、民间花会道具以及民俗陈列,充分体现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石院复原陈列。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内的石府戏楼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
清雍正年间(1723—1735),石氏先人即从山东来到天津一带操船营运。乾隆五十年(1785),从石衷一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已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道光三年(1827),石献廷的儿子们遵照父亲遗嘱,分家另过,各立堂名。因老大石宝福早天,老二石宝善立长门福善堂;老三石宝庆立二门正廉堂;老四石宝苓立三门天锡堂;老五石宝珩立四门尊美堂。福善堂、正廉堂以及天锡堂的后世子弟中,虽也有勤勉上进、刻意经营者,但大多是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寄生度日。到清末民初,三门的家道先后中落。而尊美堂一支,石宝珩长子石元俊在咸丰十一年(1861)科考中举,官拜工部郎中,但以父老弟幼为名末曾到任,反而致力于家业经营,使得买卖兴隆,资产巨增。光绪十年(1884),石元仕继石元俊之后主持尊美堂。他不仅注重家产积累,更善于扩大政治势力。石元仕努力结交权贵,子女多与天津官绅、豪门结姻,他自己的夫人,即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族侄女。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石元仕带头出资在家乡办“支应局”,使地方免除许多祸乱,因而得到清政府赏识,先后被李鸿章和慈禧接见,并赏给他一个四品卿衔,一时名重津门,当选为天津议会、董事会委员,从而确立了他集地主、官僚、资本家与一身的社会地位。
民国七年(1918),石元仕七十岁生日,石府接朋引客,大摆寿筵,极尽奢华。不料次年,石元仕即背生溃疽,体弱已极,很快故去。其出丧规模,在杨柳青地区可谓空前绝后,所耗财资,难以计数。加之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石家生意凋敝,地租难收,衰落之势初现。石元仕去世后,其家人即离开尊美堂老宅,全部迁往天津定居。民国二十九年(1940),石元仕夫人去世。因其娘家势力不凡,丧事必得大办,致使家业更加一蹶不振,只好负债度日。至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尊美堂的大部分住宅已变卖他人。
1987年6月,西青区人民政府将“尊美堂”宅第列为区级文物(俗称石家大院),加以保护,并拔资修复。在天津市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六年,投资560万元人民币,终于完成修复工作。1992年,石家大院作为“杨柳青博物馆”对外开放,属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大院规模宏大。从北门估衣街到前门(南门)河沿街,长100米,宽70米,占地6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房屋278 间,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晚清民宅建筑群。建筑典雅华贵,砖木石雕精美细腻,室内陈设民情浓厚。素有"津西第一宅"之称。
从估衣街进石家大院北门,一眼看见长长的甬道。这是整个大院的中轴线。甬道两侧,并排五道门,10个四合院。四周还有佣人住的配房。南头西拐有月亮门和影壁,直对河沿大街。
甬道西侧是五进四合院。从北往南第一院是内账房和北客厅。现在院内仍存汉白玉条槽卧狮形大山石一对。第二、三、四院是石氏家族起居寝室和女花厅。第五院是南书房,当时自设私塾,存书满屋。东边甬道有厨房、下房、车棚、马厩及护院男女佣人注所。
甬道西侧的五进四合院,从北向南第一个院是北客厅及佛堂,往南是大垂花门,木刻石雕最为精美。平时此门不开,只有达官显贵才走此门。一般人只走两侧小门。第二院是串廊院,南面是鸳鸯大过厅。第三院是戏楼及南客厅。当年石元仕庆大寿在此唱堂会戏,是北方民宅最大的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曾在此献艺。第四院南面是专门接待贵宾的花厅。清末石家在此设支应局与官府洋人勾结,镇压义和团运动。北面大厅是陈设古玩字画的地方。还有一间屋子是解放初大津专员公署刘青山、张子善办公之处,刘、张后因贪污被枪毙。过月亮门是第五院,有外账房和大影壁。影壁上镶有动物砖雕。影壁正对前大门。
石家大院全部建筑,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磨砖对缝,画栋雕梁,花棂隔扇,漆朱涂彩。据说乘柱门二九狮图的石鼓子就用了500两白银。二道门的八仙人门蹲是由两个工匠用一年时间才雕制而成。建筑设计都有寓意。如从南向北各门基逐渐升高,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又有三级石阶,意表"连升三级"。在前檐与山墙交界处,从山墙向院墙伸出条状青石一块,异于别家,意为"石"家高升。装点建筑的砖木石雕,随处可见,每一图案也都有故事含义。如砖雕"丹凤朝阳"、"平升三级"(刻屏中插三大戟)。而各种雕刻艺术品无一雷同。
在甬道西侧,现辟为"石府复原陈列"区。这是当年石家会晤宾客、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装饰陈设豪华。有四扇木雕花屏,被称为国宝,当时工价1200两白银,一朵花、一片叶就合6两白银。室内设备讲究。有一间客厅地下有暖风通道,冬天在墙外地炉里每天烧木炭200斤,向室内地下供热。
石家大院集中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古朴自然的民间风俗,下次如果您有机会去天津,在光顾了古文化街,劝业场、食品一条街后,也能到这里看看
现在之所以称尊美堂为杨柳青博物馆,一方面是馆内展览了一些当地民风民俗的东西;另一方面更主要是已辟为反腐教育基地。建国初期,原天津地委领导刘青山、张子善曾在此办公,后因贪污被枪决,震惊全国。处决刘、张二人的案例影响我国的政治生活数十年,石家大院也因此提高了知名度。